![](https://oss.weixiao100.com.cn/wgw/editor/editor_v4/image/20241129/20241129_020023396.gif)
![](https://oss.weixiao100.com.cn/wgw/editor/editor_v4/image/20241129/20241129_020023486.gif)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通过天津市第八十九中学校微网平台学校已发布多篇有关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锦囊妙招”。为便于大家系统学习,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推出了“八十九中学家长学校”系列栏目。在这里,我们来一起学习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共同探讨、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与困惑。您也可以将您关注的话题告诉我们,让我们家校合力,润泽成长,共育花开。
不少家长觉得青春期孩子很“叛逆”,脾气暴躁倔强,要么喜欢抬杠、顶嘴,要么闷不吭声躲进房间,沟通起来好费劲。家长很纳闷,明明为他好,可是他就不听,孩子到底想要什么?而孩子也抱怨连连:爸妈很烦,一点都不理解我,不顾及我的感受,只会唠叨,或者命令我干这个干那个……那么,家长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呢?这一期家庭教育指导,我们来一起探讨之前问卷调查家长们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沟通。
如何才能和孩子沟通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沟通,要从认识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开始。
![](https://oss.weixiao100.com.cn/wgw/editor/2024/123/1733230947080_72.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870)
1. 生理接近成年。这时候孩子身体已经逐渐接近成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独立的身体空间。记得前些天有孩子来心理咨询室做咨询时说道,妈妈误会了她一件事想要找她核实,而当时她正在洗澡。妈妈竟直接开门进入浴室质问她,她极为气愤,发生了亲子冲突,而这只因为她觉得没有获得最起码的尊重。这个孩子显然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在守护自己的身体界限,这有益于孩子的独立和成长。当家长察觉到孩子的这一特性时,或许内心会有一些抵触,因为自己觉得我从小看着你长大,这有什么呀,不应介意。父母和孩子是一种逐渐疏远的关系,最好的爱,是学会缓缓放手,去成就孩子的成长。
2、 情绪反应激烈且不稳定。前几日,一名女生与老师产生矛盾,竟直接推了老师一下,致使老师的手撞到墙上,瞬间肿了起来。这种情绪激烈快速破坏关系的现象,不只表现在师生沟通中,同样表现在亲子沟通、同学沟通中。面对青春期孩子情绪激烈爆发状态,家长一方面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自己与孩子一起崩溃,亲子关系崩盘;另外一方面,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榜样,当遇见激烈情绪时如何处理。
3.想独立,又管理不好自己。表现在学习上不自觉、娱乐上不自律。小A最讨厌妈妈唠叨了,一提到做作业,妈妈越说他越不想做。但妈妈不说,小A完成情况也不好。小B很讨厌父亲让他不要玩手机,可是不管他,他能玩一天一夜不睡。管他,他就吵架威胁要离家出走。当孩子提出不想被管的情况,都是孩子想要独立的一个信号。作为家长,不应根据过去孩子失败的经验来否认孩子当下想要独立的念头。孩子有这个信号,作为家长,应该提供一个让孩子尝试的机会,并与他一起探讨如何成功的经验。
二、沟通,家长需要学习了解自己,并处理相关的情绪。
不管青春期孩子爆发哪个方面的问题,家长心中都会不太舒服,可能出现三方面的情绪:1.是失望:辛苦培养的孩子,怎么就那么不礼貌、不孝顺;2.是担心:孩子这样,未来可怎么办;3.是感觉无助:孩子这样,我要怎么办才能帮助到她,怎么说他们才肯听。
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在与孩子交流时,不带偏见地和其交流。孩子不听话,若家长用力多了,孩子挣脱不了,其结果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成长的勇气;家长用力少了,孩子则可能走偏,认为侵犯社会规则及法律边界可行。
周一我在学校值班,我家孩子放学早,我便把她接到了学校。孩子自己写作业时碰到问题向我求助,当时我手头正忙于其他事务,于是让她向办公室同事求助。同事耐心地为她进行讲解。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她,是我给她辅导得好,还是我同事给她辅导得好?孩子表示虽然我会讲得比较细致,而且还会出几道类似的题检测她是否真的听懂学会,但同事辅导时没有情绪十分耐心,而我辅导时会有情绪,她会紧张。我把这件事与办公室的老师们分享,办公室的老师说:“咱们以后都换着给孩子辅导吧,这样都不会有情绪了,孩子也能高兴地学习了。”家长有情绪也都是因为我们在焦虑孩子的学习。家长焦虑孩子的学习甚至未来,在所难免,但焦虑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经常对我说,如果有一个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其焦虑问题自然就消失了。家长焦虑和孩子青春期问题,看起来相关,但其实是两个方向。孩子的成长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但家长的焦虑,需要家长自己重视并且单独去处理,处理好本身的焦虑才能有能量去处理孩子的具体问题;同时为孩子提供一个处理焦虑的榜样。
三、沟通,需要一定技巧。
中国的家长是最用心的家长,真所谓“孩子虐我千百遍,我待孩子如初恋”。不管孩子如何,最后家长还是期待能和孩子沟通,能了解孩子的想法,为孩子提供帮助,但亲子沟通常常堵塞。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1. 要发火了,忍一忍,先听孩子怎么说。当孩子顶嘴后,特别是态度恶劣的状态下,家长的情绪常会跟着上来。这时候家长应先冷静一下,给孩子示范如何处理情绪。有些家长可能本身性子也比较急,这时不妨试试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即生气的前3秒控制自己,到一个安静的角落,让情绪平伏下来。有些家长认为这是认输,会让孩子气焰更嚣张,造成不良后果。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目标不是要战胜孩子,而是和孩子理智地商讨如何处理问题。如果有人情绪激烈地要跟我们讲道理,要教训我们,我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和他交流呢?我们也是不愿意的。当家长冷静下来了,过段时间孩子情绪也冷静下来了,一家人再坐下来谈论这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是家长没有看到的,哪些是孩子没有看到的。当家长能站在孩子角度看待问题时候,基本家长情绪也就平稳了;家长平稳了,孩子也就能更好地接受家长的观点了。家长听得更多,孩子才能说得更多;家长看到得越多,孩子才能被理解得更多;家长信任更多,孩子行动才更积极。
2、 边关注,边放手。希望学习不被妈妈唠叨的小A来咨询的时候,我让孩子思考:如果妈妈停止唠叨,你能否自己妥当安排学习计划。小A安排的学习计划和妈妈安排的没什么特别大的差别,但孩子对自己安排的特别满意。我随后提出,如果没有做到,怎么处理?小A提出如果没有做到,就需要把一个月零花钱的 1/6 给妈妈。测试了一个月,小A的零花钱被扣了4次,后来就越来越自觉了。
孩子管理不好自己是个常态。没有人能突然从他人管理转为自我管理而没有失误。在转变的过程中,不要怕孩子犯错或者再犯。协助孩子,考虑家长、孩子的需求,细节安排得可操作,可检验,对结果有奖励有惩罚,这些都有助于孩子顺利完成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
3、 就事论事,不翻旧账,相信孩子,永远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家长翻旧账,本意自然是为了教育孩子,期望孩子明白一些道理。然而,倘若常常翻旧账,孩子便会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于是讨论会沦为批判会。孩子犹如泄气的皮球一般,毫无自信可言,又何谈学习与进步。我们要坚信,孩子的每一个下一秒,都有可能缔造奇迹。我家孩子每天早晨都爱赖床,当我第二天早上第一节有课,还得送她上学时,她在前一天晚上悄悄地把闹钟提前了15分钟。结果,第二天闹钟一响,她自己就起床了,给了我满满的惊喜。因过往的经验而舍弃对孩子的期待,就是舍弃孩子的成长,拒绝给予孩子成长的契机。
4、 让权,培养孩子自信心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行,这对孩子有重要意义。我当初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因为我大学同学对我说,“数学你行,我真不行!”以后我在大学学心理统计学就特别积极,成绩也特别好。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自己真行的,往往是从一件小事感觉自己比父母还要聪明,还能解决问题开始的。父母可以在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让孩子来帮你。比如我去上课,我就让学生帮我插优盘,弄课件。我总说我对电脑一窍不通。我真的不懂吗?怎么可能?但每次学生帮我弄好后,我都能感到学生身上产生的快乐和自信!这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来自老师肯定的力量。有时候,在孩子面前偶尔示弱也是一种智慧。
5、 平等交流,说真话。现在家长文化水平较过去有很大提高,教育理念也与时俱进。过去那种权威型家长少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过去孩子成绩考得不好,家长可能会打孩子;现在成绩考得不好,家长可能会说没关系。真的没关系吗?其实眼神满满的都是焦虑。孩子学习能力最强,她很快也会学习不说真话的模式。没有内心真正的交流,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于是家庭的交流将会流于形式。表面上都说没事,若内心真正的情绪得不到处理,内疚、自责、孤独、空虚等负面情绪就可能吞噬孩子的内心。打开真话模式,不代表打开指责模式。真话是代表你对事件的体验和感受,而不是道理。当家长能和孩子在感受上相互支持、连接的时候,彼此的负面情绪才能受到真正的支持。
青春期孩子有自己的生理、心理特点,理解他们,犹如学习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当知道他们这一特点的时候,家长才能心平气和而不做过多的猜测,要与他们交流,才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上。帮助孩子关键是要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要看见孩子的世界、体验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经历成长,和孩子建立内心的连接,为其营造一个有温度的社会支持系统。
供稿人:张春蕾
核稿人:王欣
排版:韩冰
分管领导:闫志成
主要领导:于洲 王莉